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落地重庆校园
9月10日,2025年服贸会在京开幕。众多成果中,一批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的创新场景集中亮相。当天,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进行了7分钟的现场连线,通过北京、重庆两地协调,生动报道重庆渝北实验小学双师课堂的教学实践,展现了教育科技从展会走向校园的落地成效。
9月10日,2025年服贸会在京开幕。众多成果中,一批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的创新场景集中亮相。当天,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进行了7分钟的现场连线,通过北京、重庆两地协调,生动报道重庆渝北实验小学双师课堂的教学实践,展现了教育科技从展会走向校园的落地成效。
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借助新技术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。人工智能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挖掘、阐释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实现其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在本科通识课美育教学领域,人工智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,能够重构教
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,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,“大美汉字”课程负责人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、南京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孙晓云,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,南京大学党委常委、党委宣传部部长、党委统战部部长闻羽,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、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
近日,“智启未来·东城区中小学AI通识第一讲”面向全区中小学播出,全区12万中小学生线上观看课程。“第一讲”的播出标志着东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实现全员覆盖、全链条推进。
9月5日,“大美汉字 中华根脉:南京大学大美汉字通识课首届实践成果展”在南京大学(仙林校区)美术馆开幕。展览展出“大美汉字”通识课程修课学生、课程教师以及课程指导专家的书法作品121件。